導讀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期密集出訪東南亞多國,對助力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綠色低碳合作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點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仍面臨不小挑戰。下一步雙方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綠色金融合作,打通國內外金融機構綠色投融資合作路徑,填補東盟綠色轉型資金缺口。 作者 翟崑: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石有為: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博士生 綠色低碳合作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中國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點領域。中國與東盟在生態環境、綠色低碳方面的合作由來已久,具有戰略支撐、機制引領和注重實際的特點。與此同時,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雙方合作也面臨不少困難,可憑借綠色融資助力綠色低碳合作。 制度化格局引領中國東盟綠色低碳合作 戰略化、制度化是中國-東盟生態環境和綠色低碳合作的主要特點,在此基礎上不斷納入全球和本地區緊迫的生態環境問題。早在1997年,中國與東盟就簽署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進入21世紀,雙方不斷加強生態環境領域交流合作,先后簽署《巴厘路線圖》和《巴黎協定》,并通過多個環境保護與低碳發展的合作協議。近年來,雙方共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2004年8月,首次中國-東盟環境政策對話研討會召開,雙方在公眾意識和環境教育、促進環境無害化技術與清潔生產兩個領域展開實質性合作。2007年,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通過《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戰略(2009-2015)》,戰略每五年更新,提升合作層級。2021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可持續發展成為合作年主題。5月,雙方通過新一輪五年合作戰略及行動框架,將環境政策對話與能力建設、可持續城市與海洋減塑、應對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管理作為戰略方向。 在具體操作層面,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成立,開展各類務實合作。自2011年以來,中國-東盟環保合作論壇已連續舉辦10屆,圍繞當下最關注的問題展開討論與合作。雙方先后組織30余場中國-東盟綠色使者計劃活動,建設中國-東盟環境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和生態友好城市發展伙伴關系。 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援助東盟國家建設高質量清潔能源項目。例如,截至2020年底,中資企業在柬埔寨建成投產10座水電站,中資各電站2020年上網電量占比達80.3%,為該國低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后疫情時代低碳合作面臨挑戰 一是疫情持續蔓延影響發展規劃落地。雖然封鎖隔離措施導致排放量下降,空氣和水質得到一定改善,但積極影響可能是短暫的。疫情導致各國醫療廢物處理的負擔加重。同時,各國能源部門的綠色發展規劃受到投資和供應鏈中斷的負面影響。國際能源署估計,由于供應鏈中斷、疫情管控措施以及融資困難,2020年可再生電力凈增加量同比下降13%。 二是產業發展的排放壓力阻礙能源結構轉型。中國部分欠發達地區和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能源需求與綠色轉型相適配的挑戰。未來東亞國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將隨著工業化進程持續擴大,預計到2050年石油和煤的需求量將較2017年增加約50%。此外,東盟國家政府允許工業部門在復蘇期間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將進一步阻礙原有低碳發展計劃的實施。 三是技術研發投資匱乏導致產業發展滯后。要適應產業發展目標,就必須加快發展新型可再生能源,應用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高新技術,在研發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然而,東盟整體的研發支出總額低,研發支出占GDP比例不足1%。各國研發投入差距也較大,東盟總體人均研發支出與中國相當,其中新加坡的人均研發支出甚至高于美國,而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等國研發低碳技術的投資占比微不足道。 圖片來源:東方IC 綠色金融助力中國-東盟綠色低碳合作 針對以上問題,中國與東盟可進一步加強綠色金融合作。 一是滿足“一帶一路”宏觀層面的資金融通要求。東盟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方!耙粠б宦贰本G色投資原則的“2023年愿景”行動計劃要求簽署方制定綠色投資目標。金融機構可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棕色投資向綠色投資轉變,助力低碳轉型。一方面,隨著化石燃料消耗的不斷下降,靈活管理轉型風險;另一方面,創新融資機制和融資渠道,助力低碳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填補東盟國家綠色轉型資金缺口。東盟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綠色轉型各領域存在較大資金缺口,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將成為此類投資重要的中間渠道。雖然美歐仍然是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領域的領導者,但中國發行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可鼓勵積極發展能效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穩妥開展環境權益、生態補償抵質押融資,依法合規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探索碳金融、氣候債券、藍色債券、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氣候保險等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借助新加坡作為重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推動綠色金融合作,助力共同實現綠色轉型。 三是拓寬國內外低碳項目的融資渠道。通過放寬國內電力項目股權投資比例限制、引入碳排放權交易,建立全國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統一、開放的交易市場,激發綠色融資市場活力。打通國內外金融機構間綠色投融資合作路徑,為國際綠色投資者提供“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市場準入便利,拓展中國東盟綠色投融資群體范圍并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給。 (編輯: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