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財政課題《京津冀傳統高能耗產業優化升級與新興綠色產業培育研究》研究組發布的研究報告——《京津冀新興綠色產業培育機制及產業鏈發展研究》通過驗收。該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指數”高于全國綜合水平且呈上升趨勢。報告還分析,專利授權價值大幅提升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該課題組組長、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賈品榮向《中國科學報》介紹稱,作為國家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提出5年。5年來,京津冀地區加強產業轉移與對接協作,區域新興綠色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按照《京津冀傳統高能耗產業優化升級與新興綠色產業培育研究》中的定義,新興綠色產業的概念是指新興產業中具有綠色特質的產業,指在滿足社會有效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獲得高產出并與環境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代表性產業為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及節能環保產業。 報告構建的新興綠色產業發展指數,包括3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和32個三級指標。一級指標為產業發展基礎、產業發展環境和產業發展能力;二級指標中,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2項指標用于表征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基礎;宏觀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3項指標用于表征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環境;營運能力、融資能力、盈利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償債能力5項指標用于表征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能力。 基于這一背景,該課題對全國及京津冀地區的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 報告篩選了我國新興綠色產業的513家上市公司,其中,新能源企業189家、新能源汽車企業183家、節能環保企業141家,并結合指標評價了全國及京津冀地區的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狀況。研究結果顯示:與全國總體發展水平相比,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水平更勝一籌。2013年,京津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指數為106;2017年該指數上升至110,而2017年全國新興綠色產業發展指數為107。 發展能力較強是京津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的最大亮點。2017年,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能力指數為124,全國綜合為109。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能力較強,主要得益于其技術創新能力的快速提高。該報告通過分析發現,新興綠色產業發展能力的核心指標——專利授權價值大幅提升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2017年,京津冀地區專利授權價值為261,全國為148,京津冀地區在該指標上領跑全國。 賈品榮進一步介紹道,研究發現,發展環境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其中政府補助是影響京津冀地區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指標。在評價指標中, 2017年,京津冀地區收到的稅費返還指標值為88,全國為119。收到的稅費返還減少,是影響京津冀地區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因素。 (逍遙客) |